真實的作品雛型製作:一般人以為音樂家是某天起乩有了靈感就一路寫作出來了,其實這是被以前的影視作品誤導。這一片比較真實,有三個片段,一個是作《A Night At The Opera》的期間,沒有神秘的地方,雛型(prototype)就是像Freddie Mercury 那樣在鋼琴上反覆彈出一些想法,測試聲響反覆實驗布局,然後寫在紙上;《We Will Rock You 》那一首是吉他手從律動、節奏開始設計起;《Another Bites the Dust 》是John Deacon在BASS琴上設計出一個很不錯的樂句以後發展出來,簡單說,這樣精巧的流行音樂作品,就跟任何工藝一樣,是扎實從prototype 建構起來的,沒有僥倖。
所有人全部都會作曲,這很有意思,不過也不意外就是了。
《I'm In Love With My Car》的問題:電影中有提到其他團員吐嘈Roger Taylor 寫的這首歌的歌詞邏輯狗屁不通,「汽車的哪部份是會有多性感,讓你想要跟它作愛?」XD這真的是歌詞創作時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不過好在最後修到 OK 可以出唱片囉
Queen 是少數幾個創團以後,成員就再沒有變動的
我看了這片才知道原來Queen 70年代的作品更棒,特別是《A Night At The Opera》,我一定要找來聽,太厲害了那年代沒有現代電腦和各種神奇的軟體效果器,他們用他們的所學自己開發了很巧妙技法混音出今天還是覺得很神奇的成品
最後一段1985 Live Aid 為非洲災民募資的慈善演出竟然幾乎全「復刻」出來了(但為了電影片長剪了兩首歌),真的是太佩服劇組了,看比較影片,實在是佈景一致、擺設一致、每一個動作幾乎都一致
當然演員找的幾乎都超級像!!!太神了,只有鼓手 Roger 有差一點點
最後小小感言...其實1960~ 1970 年代的英國是很慘的,那將近20 年間又是不景氣又是石油危機,被恥笑為歐洲病夫,失業率最高時達12 % ,比起現在的台灣可能算是「慘無人道」的等級了,但是再慘,社會上有長久的音樂聆聽傳統,音樂界的基層環境也還算ok,音樂工作者在那個最慘的年代,反而是人才輩出(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Sex Pistols 、 Eric Clapton 等等),算是激勵社會大眾或者撫慰人心? 可能也是這樣在1980年代,柴契爾夫人上任進行改革把經濟救起來才有底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