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自行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自行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9月11日 星期四

保養Carryme的折疊機構

最近發現我的Carryme在騎的時候,五通附近的折疊機構在騎的時候,稍微左右傾斜造成的左右小小錯動時,會發生gi~gi~的聲音,以前嚇的要死,送回去維修過,弄好以後沒有怪聲了,工程師告訴我拆開清理乾淨裝回去就好了。這麼簡單的話,這次遇到我就自己來了。

首先準備兩隻有5mm內六腳的起子
然後拆前,記住墊片的位置,事後裝回去才不會裝錯。
兩隻起子總要開弓一起插,相對旋轉,或是一邊轉、另一邊不轉。左邊是短螺帽,右邊是長長一整根,左邊鬆開以後,再小心把右邊一整根頂出去(或用老虎鉗夾,不過夾後會不太好看),就變成這樣。
然後把拆出來的零件,上面黑掉的潤滑油擦掉。

然後上新的潤滑油,只要滴一點點就好,特別注意的是,油不要上到有螺軌的地方,而是墊片(請注意滴有髒的地方),再重新全部鎖回去,鎖緊,然後左右搖看看,沒有怪聲了。(奇怪潤滑油黑掉會這麼吵?)不會叫了,出門試騎了三公里,快速慢速、上下波都試一試,車況沒有什麼問題,就大公告成了。

2008年6月10日 星期二

第一次Carryme的長距離移動










之前週末,到台中找回台的老同學,以及一位大學社團學弟。周六時,從台中火車站下火車以後,就靠著小Carryme沿著中正路/中港路往朝馬移動,Carrme實在很好鑽,其中除了繞交流道的慢車用外迴道外,還騎到統聯中港轉運站,然後很笨的沿著朝馬路騎回朝馬,笨笨的遇到大爬坡XD,帳面上2d距離是11.1公里多 ,但是實際長度更長,這次有點破紀錄。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自製Carryme的土除

每次騎Carryme,遇到下雨就很苦惱。下了雨,就會想要趕路,但是騎得稍快,飛濺的水花就會噴的越高,常常回到家,坐墊下濕濕黏黏,褲子也濕了一片,深感土除的重要。

數月前,跑去城市綠洲中壢店,問有無Carryme的土除?雖有現貨,但是好貴喔XD,要幾百塊裏面有一個店員也是騎Carryme上下班,他很厲害會自製土除!那時跟他學了起來。不過一直很懶,等到最近幾天常下雨,才萌生DIY的念頭(不過我的作法比那位店員做的簡單一些,他的比較完善)。

首先,先買一個30元的書夾,顏色要跟自己的小CM顏色相近。然後畫設計圖、剪起來(剪刀就可以了)
前端凸起是準備折起來,固定在車上用的,為了能折,故在反面割一道淺痕
折好後,彎到適當的角度,再點三秒膠在折線的正反面,增加其強度(不想要土除自然下垂變煞車的話)
然後用打孔機打洞,先輕輕壓一下試打,抽出來看看位置對不對,然後再真的打下去

前土除裝在這裡。












這個則是後土除,後土除要特別注意,有一段要做窄一點,以卡著後煞














最後除了打開的狀態,還要折起來看看有無妨礙折疊,或是移動,後土除會磨到地上的部份,就要剪掉。













好了以後,出去試車,找個水窪試看看,如果褲子、坐墊底下不會再被濺到的話,就是成功的(不過這種簡易後土除還是會濺水到車架底下/_\,回家要拿抹布擦一下)。

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台灣經濟成長的起點:血淚工廠


這不是普通的廢墟,這是台灣經濟奇蹟的起點。


拼了幾個晚上之後,今天讓薇琦姑娘印書坊順利的上線,關在房子裡拼了好幾天沒曬什麼太陽,決定讓自己出外透透氣。於是就在近黃昏時,騎著carryme到處逛,原來好風景就在周遭,俯拾即是。


有農田
有廢棄的三合院
還有這個傳統建築,這個可有意思了
騎近一看,高掛著邱家祠堂的匾額,看來是一座家廟但現在是一個幼稚園@_@,好古樸的幼稚園

原來生活周遭放下急躁的腳步好景色就在近處。(在這附近停下「轉」步時,有路過的國中生說:好酷的腳踏車,幫太平洋高興~~)
路上看到一台mini,火速拍下來
最後來到這裡,被嚴禁的圍欄為起來的一片大廢墟,這裡就是知名的RCA台灣總廠的原址,早已是荒煙漫草了。



提起血汗工廠,我們就會想到大陸的黑心貨、被台灣老闆剝削的廉價陸勞等等,RCA職災不知還有人記得否?這片廢墟當年是台灣奇蹟的起點之一,這附近的社區,幾乎都是當年RCA的員工,從全省各地的農村離鄉背井到桃園來,付出了他們的青春,讓台灣的經濟開始奇蹟的往上跳躍,然而前半生付出了血汗,後半生換來的是哭不完的淚。
雖然政府評估過,這塊地的污染,嚴重到永久無法恢復,但建商似乎要把這邊改建,將來建成以後,以後住進來的住戶,可知這塊地有嚴重的污染?水喝不得、草地不能接近。

也許台灣的經濟,就是像這樣,經濟成長,靠的是剝削,不能剝削以後,就拍拍屁股找海外其他的血汗工廠。沒剝削了,傲人的成長就消失了,羨慕大陸經濟成長的同時,是不是20年後,大陸也會出現這些時代廢墟呢?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carryme進三級廠

昨天到汐止跟廠商開會,出門時,我自己粗心,太放心,讓褶疊態的carryme站在人行道上,結果一陣大風吹來,就被吹倒了XD導致龍頭橫管有看不見的變形,導致把手差進去時會磨/_\,晚上又重回二級廠,不過工具不夠,今天白天第一次送三級廠(就那個橫管),只剩一根龍頭今天不能騎車了,carryme給他放一天假囉。

2008年3月22日 星期六

carryme進二級廠

小折要定期進行檢修保養,我的carryme昨天進行月保,把車開進二級廠。

大致上狀況良好,看來我的一級保養做的還不錯^++++^,保養過後,鍊條清過、上油,拉緊,騎起來變成出奇的順暢!有保不一樣。

2008年3月19日 星期三

carryme跑了170公里以後


今天去中壢辦事,路上在騎carryme時,赫然發現車表螢幕出現從來沒有看過的標緻:電池快耗盡了。之前感應器才剛換了電池,現在是碼表本身,看一看ODO(總里程數),沒想到從去年10月裝車表後我累計騎了170多公里。

回首來時路,170里路雲和月XD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08版Carryme變更項大整理

註:亦有人傳出,本文提到的08版實為09版,因為09年才會賣,因為無法確定此言真假,這邊個人與以保留,此外07的最後一版(08年開始賣),也增加了折疊時卡住坐管固定到車架的快拆固定鈕。

後來檢查相機,發現還有一張對照圖,想起Carryme2008還有些變更點遺漏掉了,這裡把目前我所知的變更部份全列出來:
  1. 後貨架改三角形,底部接地處加寬
  2. 延伸後貨架07是用轉的,08改成用滑動式
  3. 新增固定鈕,以卡住坐管固定到車架的快拆
  4. 把手棄用海綿套換成照片中的那個
  5. 打開狀態時,固定龍頭架底下,不讓車架上下滑動的那個固定螺絲,右邊新增一個固定螺帽盤,以讓螺絲不會因為移車(折疊態)移到一半,因為震動自己轉轉轉結果掉出去(我真的就這樣掉過一個)。
  6. 「Carryme」塗裝變更
  7. 新增淡青色、粉紅色(攻女性市場?)等幾種新配色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走鐵馬看2008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影片篇

Mobiky的褶疊:



小型高機動電動代步車:


蛙式滑板車,搖屁股前進,自己騎的時候會很害怕不穩定,但是反而要搖越大,前進的越快:



太平洋的新褶疊車,設計很特殊,質感很樸素,看起來很像折瓦楞紙,聽說名稱好像叫「MODE」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走鐵馬看2008台北國際自行車展

ps.3/16更新,修正圖文相對位置以及一些描述,預定下午上傳四段影片(太平洋紙片褶疊車、mobiky褶疊、小型高速電動車、搖屁股車)
3/17 新增carryme長輩照片

這幾天是台北國際自行車展,由於是鴻太科技的車友,我有拿到廠商優待票,就打定今天去繞一圈。早上查地圖,發現世貿南港展區離南港火車站約一公里多,於是就騎出我的Carryme,從桃園縣騎到台北南港世貿(當然我沒那麼厲害,省略過程啦)。

展場大致上分為戶外試騎區、室內一區、四樓。戶外試騎區我找到鴻太科技的攤位,換了優待票,就趁機試騎了Carryme-DS版(DS->雙速,我的是STD版),它變速的方式實在很奇特@_@,是:騎的時候用腳跟去打曲柄的中間軸。不過有一點小困擾的是,自己由於帶自己的Carryme,好幾度被路人誤以為廠商代表(我以前提過,Carryme有鍛鍊人成業務的功能),好幾度有人也想試騎我的車XD,在這邊很有趣的是遇到了鴻太科技Carryme網頁的封面人物,他是Carryme的消費者元老,06年時就騎第1代Carryme了。

後來為免麻煩,我把Carryme罩起來進館內去參觀,一樓大部份都是小場,我看到幾個有趣的東西:

這是用搖屁股的方式來騎的,好像是一間叫信隆車料的公司,騎法有錄影,明天上傳youtube吧

場上還很流行這種「X戰機」型龍頭零件,到處都可以看到類似的。






此外,有看到竹子作的車架@_@,這是智相科技做的,環保又重量輕。
走著走著,竟然有看到專門做藍子的,很有意思。



另外還看到了非常有趣的兒童/嬰兒/寵物拖車車,父母在前面騎車,拖著後面的小朋友還真有趣。














此外,有看到最近電視節目上看到的mobiky,用眼睛看是覺得很炫,不過實際騎覺得太重(13KG耶)、太大,充其量這一台的設計是強調收納,帶回家後,很好找地方放,但很不方便攜帶,而且騎乘時,上下車時,腳很容易踢到五通附近往上凸起的黑色把手,這個把手也許是好的工業設計,但是很不符合人體工學。


後來到了四樓展場,原來Giant、Dahon、美利達當然還有太平洋自行車都在這裡。逛了逛,意想不到的,竟然在太平洋自行車的攤位前碰到Alex.sh,我們真有默契:),結果現場就討論起wikimedia.tw的一些事情,後來發現,我們不是來看自行車展的嗎XD後來就繼續看展,此外有些觀眾發現我拖的灰色裝置的腳好像跟展示架上的carryme好像,有人一問之下,我就乾脆打開來,然後當然又變成太平洋的一日志工業務了XD此外還看到他們一個最新最怪的褶疊車,一台很像瓦楞紙的大褶疊車(日後上傳影片)。

後來逮到空,就跟太平洋的工程師請教展場上公開的08版Carryme的變更點
1.褶疊起來時,把坐管固定到大架上的那個地方,新增圖中的黑色固定裝置鈕(不能旋轉),好讓那個快拆可以完整的被卡住,不像07版那樣,不特別細心固定好,容易開花(想想,carryme拖到一半,整個坐管掉到地上,鏘的一聲多難過XP)


2.圖中,左邊是08版、右邊是07版的,08版後貨架改三角形,而且加寬,這讓站立時變得穩定很多!

此外攤位裏面有一個很厲害、資格也很深的老年人教了我兩個carryme的秘技,才發現,原來Carryme折起來以後,原始設計的移動方式不是用拖的,而是用推的!只要右手輕輕托著坐墊,就可以用最省力的方式推著Carryme前行(回去我親自試過,07版遇不平地面效果不太好,但是08版的話應該就會改善很多),又跟這位老先生聊了很多後才知道,原來他就是太平洋的董事長林正義先生!他沒什麼架子,而且很工程師,但從細節到整體都很清楚,是非常少見的公司掌舵者,此外他還訴說了太平洋設計車子的理念:自行車的機工設計第1,工業設計才是第2,也就是說先講究正確的機能性,其次才是美觀議題。例如說我的Carryme儘管被我摧殘了快一年(去年十月到今天累計至少159km,僅次於林董的紀錄:2000km),林董把我的龍頭擺正,然後從車尾平衡的去推車,龍頭完全不會歪!(真神奇,我竟然一直都不知道這一點)跟林董學到很多!

不過今天在太平洋那邊聊太多(包括回答路人問題,推銷?XD),沒有一台一台仔細看太平洋的各種怪給西(太平洋的特色阿XO),真是可惜。最後要走時,給前述的封面人物和他太太照一張,對,就是那位去日本旅遊,很摧殘carryme,車前、車後載大包包的那位長輩,他們這次上了Carryme的型錄了說!拿到太平洋的型錄時,記得找找看他們在哪裡喔。

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速人衣圖案設計初稿

問不到反光顏料,所以把速人變成橘色。這件設計,我比較強調功能性的作用。

前:速人來了!速人接近中









:那個怪字表示速人被車子團團包圍的冏狀










左手臂:提醒速人左邊的快車,右有速人前行,請勿右轉







前後都是大面積,右手背的那個圖案約音樂CD封套的大小

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速人衣設計投票

目前我在ptt自行車版邀團,做「速人衣」(什麼是速人?請參考交通部的定義),風格是「高橋流」+自創怪字的的衣服版。


圖案我在設計中,基本上做的衣服是排汗衫,衣服的設計一方面是宣揚速人的存在,例如說爭取速人路權請願時可以穿來用XD,一方面是騎車時提醒汽機車駕駛人請可憐可憐速人:衣服前面有一串訊息告知迎面而來的人,衣服背後提醒後面的機、汽車駕駛禮讓前面的速人,此外特別考量在晚上訊息也清楚的配色或反光布。

目前,我找了個廠商在談,廠商建議我短袖比較受歡迎,因為可以搭配長袖,很好看。我自己是不知道。/_\

在這裡我開了個速人衣投票。如果您對速人衣很有興趣(要真的有興趣喔),請在本網誌右上角的投票區進行投票,兩天後,這個投票的結果會影響本人的設計方向,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流水帳

昨天到台北參加台灣維基人秋聚

這次是小銘辦的,在充滿人性的人性空間舉辦,好久沒有過的輕鬆聚會。此外把圖計交給理事長,跟大家聊很多,大家還研究了第一次看到的圍棋棋墩,當然還有我的carryme。

聚會結束,回家之前,先去頂好商圈張孝群先生買傘,(之前有一次參加土虱聚會,結果傘被雅賊偷走了/_\),買了這一支火焰傘,這是仿油紙傘的,價格從去年的380漲到500圓,這讓我感覺到物價真的上升了許多,或者是說新台幣貶值的很厲害。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傳說中的圖記

在一段不算久的公文旅行以後,中華民國媒體維基協會終於通過立案了。然而因為大家都很忙,最後一個需要拿的圖記已經二個星期一直睡在內政部裡,今天剛好有事上台北,就順便去拿。

聽王小明的說法,內政部在捷運台大醫院站附近,然而捷運裡的地圖上看到了國防部、法務部等等,就是沒看到有一棟建築地叫做內政部,仔細再看小明給我的地址,是在徐州路上,徐州路地圖上只有看到一座聯合辦公大樓,大概就是那個吧?去之前保守起見先打電話給承辦人看看,一直沒人接,果如傳說中的難找@_@,不過還是直接殺到那大樓去,原來內政部就在裡面,到了社會司才發現,原來承辦人不在,但是有「工讀生」(替代役的)專門再處理這個,於是就拿到了這個可愛的小木盒,打開來就是金光閃閃的圖記,原來就是所謂的關防阿。



















另外今天騎車又破紀錄了,今天有前前後後共有五名路人,來問我的carryme,車子折了又打開、打開又折起來,問的問題我已經幾乎有標準FAQ了,現在快變成條件反射作用了XO,多少錢?去哪裡買?會不會很慢?多重?很有趣的,其中一位還是內政部裡面穿唐裝的一位老先生,我還表演車子打開呢,然後就牽去電梯(不是一樓喔,不過我沒那膽在裡面騎起來),買carryme最神奇的特點,也業務員的訓練效果

2007年10月3日 星期三

Carryme極速更新


把感應磁鐵改用金屬黏膠重新黏到輪子上以後,就放下新來找一條直線距離長的街道摧下去作加速測試,得到了這個數據,此外也跑了些凹凹凸凸的地方,回家檢查磁鐵穩固的不動如山,我放心了。

2007年9月30日 星期日

Carryme真正的速度


ps.只用雙面膠帶黏的方式,久了還是會掉(天有不測風啊),不過可以用做早期測試的假組用途,確定可以正常運作以後,再用三秒膠固定就可以了。
今天,再稍微改裝,跑去買了一大包束帶反覆測試,發現固定在龍頭上還是可以收得到訊號(這是用紅外線的)

此外昨天由於距離太遠信號時有時無,今天把磁鐵改成貼兩個(用雙面膠帶黏在輪上,黏得好的話不容易掉,而磁鐵間也黏,外加磁力相吸)拉近跟感應器的距離,今天測到了極速(照片中箭頭指處的max)是25km/hr,原來還真的蠻快的。






hacking你的腳踏車:給carryme裝碼表

過去道盡了Carryme的各種優點,但他的缺點也不可小虞!那就是輪子小,打氣的週期也小到最少一個月就必須打一次,稍沒注意,輪胎沒氣到使輪圈開始刮內胎,就慘了,為了能夠量化需要打氣的時間,知道里程數是最好的選擇,這需要一個電子碼表,又Carryme到底可以騎到多快?真如傳說中能到30km/hr?這也還是需要個里程表,為了行車安全,對Carryme電子碼表我想是很必要的。

上星期的無車日,興沖沖的跑到中壢城市綠洲(Carryme的經銷商)去看電子碼表,結果敗興而歸,因為所有的電子碼表的感應磁鐵(自行車電子碼表的原理是偵測裝在輪子上的磁鐵跑幾圈得出車子走了多少里程)都是用這種的,他是左右兩片夾在輪胎輻條上。然而Carryme的輪子是向機車輪那樣扇葉狀的,沒地方這樣鎖@_@,用黏得又不好黏。

這個星期,在網路上搜文,無意中找到這一篇日本車友寫的文章,赫然發現,只要換上自己的磁碟就好啦!今天就很興奮先去書局文具部買了幾種磁鐵(一個吸白板了,另個則是號稱「強力」磁鐵),又跑去城市綠洲找陳師傅,師傅聽到我的發現以後,很熱心大方,不先給我刷錢就先挑了Echowell的ECW4無線電子碼表來拆,拿尺量了輪胎的直徑以後,算出輪徑就輸入電子碼表(對這個碼表吃carryme的輪子),先後拿兩種磁鐵在感應器旁晃一晃,白板磁鐵沒效果先出局了,但是強力磁鐵真的有用,原來強力不只是廣告詞阿!實驗結果真的可以!幌個幾下就「跑」到7km/hr的時速(碼表上腳踏車的符號表示輪子有在轉)。

實驗成功以後,陳師父就幫我把碼表裝到車上,磁鐵(一對才八塊錢,還真好用)的話,我則是像這樣疊兩個暫用雙面膠帶黏在輪上,其實到這個時候他們店面已經打烊了,一堆員工圍在我們身邊一探究竟,實在是很感謝陳師父的辛勞,讓我的Carryme也能知道自己跑多快了,快結束的時候幫他照一張留念。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