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日劇《再見,李香蘭》,第一個把夜來香、何日君再來唱出名的歌姬(早於鄧麗君)。
李香蘭是個悲劇人物,他其實是日本人山口淑子,生於日本漢學世家,父親因為對中國的愛慕,舉家搬遷到中國東北(日本還沒有成立偽滿州國前),以教日本僑民中文為業,淑子在東北出生,從小就在日語和華語的雙重環境下長大,但淑子的家族夾在兩個民族意識強烈的族群之間非常尷尬,中國玩伴的父親因陰謀反日被日軍打死,而山口家族也因為太樂於跟很多中國人交往,而被日軍猜疑從是間碟工作,被迫搬遷。後來給父親的乾兄弟中國人李際春取了李香蘭中國式名字。
李香蘭由於歌唱實力很好、中日雙聲帶,又有中國式的名字,在偽滿州國成立以後,就被用做政治工具,宣揚日、滿一家,但本人還是夾在尷尬中,一方面帶給戰爭中全無娛樂空間的兩國庶民歡笑,但令一方面日本人白眼她穿「支那」落後國的衣服是日本人的恥辱,另一方面又要善意欺騙大陸的歌迷以為她是中國人,還要忍受「漢奸」的意論,可以說是兩面不是人,相較之下同時期真正的中日混血兒,國民黨鄭蘋如選邊站的作法,或許就輕鬆多了(但也危險重重)。
李香蘭一直到戰後,被國民黨囚禁起來時,國民黨跟日軍的思維很一樣還是要利用李香蘭的民間知名度。如果李香蘭願意當國民黨的宣傳筒,跟共產黨對抗,就饒過李香蘭漢奸罪名而且可以做真正的中國人(日本已經戰敗,日本人的身份在大陸是個負債),但李香蘭最後不再甘願被政治勢力操弄。有人協助送達日本戶籍謄本以後,就以普通人身份回日本了。
說來悲哀,世紀歌姬歷來都命運坎苛,前有李香蘭,後有鄧麗君,都逃不過政治利用。甚至經典日本動畫Macross(譯為馬克羅斯或是超時空要塞)裏面的林明美,其實也是一樣典型,歌藝為政治服務(雖然描寫的很美好)
跳開漢不漢奸的批判,藝術被要求為政治服務,徒增許多悲哀。
2007年6月29日 星期五
2007年6月23日 星期六
昨夜大家論漢字
主機經過店家工程師專業的判斷,原來是我們的電源供應器(無牌)不行了,換了一個server級的電源供應器,昨天下午抱回來,穩定的已跑上了兩天,沒有跳電了。www.zhongwen.tw、www.ksana.tw復活了。
昨天(星期五)晚上,開放字形社群好友高盛華(Arne)光臨剎那搜尋工坊,進行single.fnt字形和ccgfind剎那字引(有字形編輯器功能)修正的討論。其中最苦惱的是single.fnt以後的維護,單單用subversion版本管控(目前是這樣子)很累:
昨天(星期五)晚上,開放字形社群好友高盛華(Arne)光臨剎那搜尋工坊,進行single.fnt字形和ccgfind剎那字引(有字形編輯器功能)修正的討論。其中最苦惱的是single.fnt以後的維護,單單用subversion版本管控(目前是這樣子)很累:
- 每次的提交是以整個single.fnt大檔來做
- diff只看得到字形檔原碼,很難比對出差異
- ccgfind修定single.fnt時,能夠只就變動過的部份產生獨立的專屬diff檔,個人暫名:single.diff,例如說只變更或增減三行,那就那三行可以選擇匯出成獨立的diff檔,而這個diff當然ccgfind也可以讀入。
- ccgfind內建視覺化的diff、merge機制,在匯入他人的diff以後,會出現diff視窗,左邊是single.diff,右邊是single.fnt,然後以checkbox的型式呈獻,使用者把想要代換的那幾行打勾。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昨天土虱心得分享事後補完一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土虱心得分享:動態組字技術場
下星期二6/12日晚上,我跟幾位剎那搜尋工坊的成員,要在土虱開放源碼社群的定期聚會上,做動態組字技術的心得分享。
內容大綱如下:
內容大綱如下:
- 為何有缺字問題
- 組字基礎的資料表示法
- 字形產生器
- 字形產生器跟系統元件的接合
- 排序與輸入法
2007年6月2日 星期六
張德芬新書發表:遇見未知的自己
6/20更新:抱歉之前估算錯誤,接到張老師密函,其實得芬還不到50歲^^!!在此更正一下視聽。
昨天,我跑去參加葉工頭朋友的張德芬新書發表會。
老實說本來懵懵懂懂,只知道這位作者跟自己同姓,就沒有太多的認識,來到了台灣大學附近,一個對我這個台中人很新鮮的早期住商混合大樓大世紀戲院的七樓,在新世紀音樂的環繞下聽這新書發表會。
哇,原來這就是新書發表會,作者是個好像30多歲的小姐(嘻,嘻其實是女士了,駐顏有術喔。),但是買了她的書(參加發表會惟一的代價是要買她的簽名書),現場聽一聽才知道他小有名氣,而且書內容不錯。
我大約國小的時候(22年前)她還是台視的電視主播呢@_@(可能比李四端早一點耶),現在定居在大陸北京,在大半生(後來才知道他已經50左右了吧@_@化妝技術實在是太厲害了)追求物質的快樂後,有一天發現其實還是不快樂,還得到憂鬱症,於是花了很多心力到處學習心靈開發的課程,向內求,提升自己身、心、靈整體的品質,而非向外求,才會有真正的喜悅,也就是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把自己的這個歷程寫成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的小說,有故事內容、也有具體的步驟、又步驟層次分明,身、心、靈都有兼顧,但脫離跟特定宗教的結合,是任何宗教悟道之路上共通的。
此外我自己有在寫一些小說,也有著文以載道(好八股^^!!)的傾向,我特別欣賞把大道理裹在平易近人、有趣的外表下的文筆,這方面《遇見未知的自己》實在寫的很好,我要好好觀摩。
昨天,我跑去參加葉工頭朋友的張德芬新書發表會。
老實說本來懵懵懂懂,只知道這位作者跟自己同姓,就沒有太多的認識,來到了台灣大學附近,一個對我這個台中人很新鮮的早期住商混合大樓大世紀戲院的七樓,在新世紀音樂的環繞下聽這新書發表會。
哇,原來這就是新書發表會,作者是個好像30多歲的小姐(嘻,嘻其實是女士了,駐顏有術喔。),但是買了她的書(參加發表會惟一的代價是要買她的簽名書),現場聽一聽才知道他小有名氣,而且書內容不錯。
我大約國小的時候(22年前)她還是台視的電視主播呢@_@(可能比李四端早一點耶),現在定居在大陸北京,在大半生(後來才知道他已經50左右了吧@_@化妝技術實在是太厲害了)追求物質的快樂後,有一天發現其實還是不快樂,還得到憂鬱症,於是花了很多心力到處學習心靈開發的課程,向內求,提升自己身、心、靈整體的品質,而非向外求,才會有真正的喜悅,也就是所謂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把自己的這個歷程寫成一本書「遇見未知的自己」的小說,有故事內容、也有具體的步驟、又步驟層次分明,身、心、靈都有兼顧,但脫離跟特定宗教的結合,是任何宗教悟道之路上共通的。
此外我自己有在寫一些小說,也有著文以載道(好八股^^!!)的傾向,我特別欣賞把大道理裹在平易近人、有趣的外表下的文筆,這方面《遇見未知的自己》實在寫的很好,我要好好觀摩。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