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星期探索頻道重播了「六十分鐘看亞洲:來自英國的茶葉神偷」。這節目非常有意思,是從經濟的觀點,側面指出清朝中葉以後的急速衰弱,不在於鴉片戰爭的失敗、也不是皇帝(其實清朝皇帝多半很能幹)的昏庸、也不是貪官汙吏,而是在於一事件導致的經濟崩潰。
這得回溯中英鴉片戰爭的起因,從乾隆皇帝開始,堅持貨物只出不進,白銀只進不出的貿易政策,外國的時鐘機械等物,被視為奇淫小技,不值得消費,蠻夷需要物資,大方賣給他們無仿。這其實是很不平等的,英國對中國的高品質茶葉等物資有巨大需求,但中國的國策,導致大量的白銀不斷從英國流入清朝的國庫裡,在英國的角度來看,如此的不平等,檯面上正規的管道行不通的話,只好用他法來平衡,首先是鴉片這種搶手商品,當然這導致後來的鴉片戰爭,然而戰爭結束後,清朝雖略有損傷,但依舊腰纏萬貫,錢只進不出,予取予求,而國際輿論亦不允許英國一時內再來一次鴉片戰爭。
所以英國方面必須想其他辦法來平衡貿易逆差,於是當時的英國植物學家福均受委託,特意學習中國語言風俗,從清朝當時對外開放的通商五口,逐漸深入內陸,以或明或暗的身份,多次進入大清國家茶產業之心藏地帶,進行間諜活動。很難想像的,當時的茶、瓷等產業,是國家的工業,閒雜人等不得接近產地、工廠,各種配方、製程都是國家機密,一有抓到,特別是外國人,必定要處決。福均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各重要產地,用拐用騙的(一度冒充朝廷的蒙古官員),學習到很多東西,例如原來綠茶跟紅茶是一樣的茶種,在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製程,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風味。
後來他挖走了數名技術人員以及走私茶種,到印度喜馬拉雅山邊,經過試驗改良,開發出大吉嶺紅茶。跟中國茶相比,品質差不多,但價格大為便宜,沒有幾年,價美物廉的大吉嶺紅茶就崩潰了清朝的外銷市場,使得清朝財政嚴重赤化,無力應付內憂外患,漸漸走向了衰敗之路。而福均自己在回國以後,回復學者的身份,諸多中國的植物知識,讓他享譽英國學界,甚至出了一本身,隱諱的說明了這場產業間諜活動的過程,然而一直要到二十世紀,中國人始終不知歷史有此別章!
我看了這節目很有感觸,以前學校的歷史課本,講到清末總是很悲情、喪權辱國、政府腐敗之類的,但也很疑惑西方真那麼可惡?但看了這節目以後,恍然大悟!除了重要產業機密被外國人盜取以外,恐怕就是清朝皇帝自大的貿易政策,可謂是錯誤的政策,比貪污還可怕!此外我還發現,這似乎也呼應了我編的你所不知道的鄭成功內容,原來自從鄭家倒台以後,中國早期的民間資本主義不再,從明朝到民國(當然還有對岸的人民共和國囉),中國一直堅持的企業國營的路線,直到三十多年前才各自轉向自由資本主義,這似乎也擺脫多年來的不幸。但說回百年來的恥辱,恐怕怪不得西方的船堅砲利,中國人的自私自大才是始作俑者吧?
14 則留言:
別的書上有看過這種說法,其實這種探討,比以前背那些歷史黨爭有意思多了~
我不同意這樣的說法, 原因很簡單, 這個史觀的背後假設及自由貿易可能可解救清朝, 但是由我們當代的強勢思維-自由貿易回頭看, 一定會忽略政治經濟學及殖民經濟的觀點, 而這兩種觀點, 反而更適合當時的情境.
首先, 茶做為一個殖民地經濟, 是種原物料加工的產業, 如美國Boston Tea Party都是美國殖民地的人反抗英國殖民經濟的不平等, 最後也促成了美國獨立運動, 可以知道茶換白銀本身, 中英貿易是一定佔不到便宜的殖民地經濟. 再者, 清朝的白銀是有拿來花, 但不是民間貿易, 而是北洋艦隊及新式步兵. 如此看來, 國際貿易並非白銀進很多, 而軍購的存在, 著著實實反應著政治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ics)及殖民主義(Colonialism)的實存, 而非自由經濟主義的未達成.
你這麼說,我不是很懂:
一、我描述了:清朝前葉對外貿易的不平等、不友善,導致後來的政經問題:鴉片戰爭以致於茶產業間諜事件掐住清朝的外銷貿易。那是如何能看出這就假設了「自由貿易就可能可解救清朝」?
二、茶為何是殖民地經濟?
三、佔便宜就表示有人吃虧,那茶換白銀的中英貿易是誰佔不到便宜?
四、清朝對外採購項目就只有北洋艦隊、新式步兵嗎?
五、為何軍購的存在,是反應政治經濟學及殖民主義的實存?
鴉片戰爭後,清朝雖略有損傷,但依舊腰纏萬貫。但爲什麽茶產業不可以同樣地令到清朝雖略有損傷,但依舊腰纏萬貫呢?
問題:清朝的財政如何因爲茶產而嚴重赤化?是不是因爲清朝過分注重茶產;行業偶一失敗便令國力不能翻身?還是這節目對清朝衰弱的真正原因未能全面探索。
hanteng的解説應該再作詳解。另外,電視節目只可當作知多一點點的新穎觀點。魔法設計師從感觸引發中國人所謂的自私自大:如果一些陰險的製作朋友利用這片作宣傳的話,他們肯定在偷笑。
西方人一樣有自私自大,媒體的力量真的很大。
關於西方人的考慮,看一看虎兒的blog(http://cgi.blog.yam.com/trackback/2047379)
“年會快結束時,香港的Cathy小姐興沖沖跑來跟我說,下屆年會有可能在亞洲舉辦,我詢問了一下Jimbo私人秘書Danny的意見,他說:可能還是在歐洲吧~亞洲對大家來說太遠了。在他回答的同時,我心中不免疑問,「大家」是指誰呢?是指這兩次參加年會的「大家」嗎?如果是這樣,那其實「大家」是已經排除了亞洲人在外的大家,因為距離的關係,亞洲人參加年會的人數不多,自然不在「大家」之列。”
力量在哪裏?
茶、瓷、絲是當時清朝重要的外銷產品,這三者在工業革命之前,在市場上很搶手,產品品質、數量其他國家難以取代,外國的需求量又很大,清朝用這三種東西賺了很多外匯。除了國家稅收、藩屬國的貢品以外,這些是支撐清政府營運的重要財源。
這3個產業背後都有完整國家支撐的生產、批發、銷售體系。茶之前已題、瓷有官窯、絲有「織造」,生產技術很長的時間都是機密不外洩,例如瓷,一直到清末,歐洲各國的王室都有一個瓷器室,他們對這種迷樣製程的產品是當寶石翡翠在收藏的。
至於為何清朝因為茶產而財政嚴重赤化?其實不是只有茶,是三大外銷都遇到時代的困境。嘉慶、道光以後社會矛盾加劇,土地兼併、人口過剩、民變等等,這些都減少稅收,又藩屬國一一脫離清朝的掌握,清政府仍可以依靠外匯作營運,鴉片戰爭損兵折降又割地開五口是沒錯,但沒有傷到後方的「工廠」,想看看,為何後來數次對外戰爭,明明內外交困,事後賠款清政府怎還有辦法那麼慷慨?從鴉片戰爭以後還可以延續71年。
但在後來茶因為摹仿成功的大吉嶺紅茶讓中國茶的價格崩盤,外銷的絲綢對抗不了英國工業革命後的絲織品,瓷面對開國後的日本瓷的競爭無法再獨占。國家的火車頭被外國人釜底抽薪以後(甚至被外國控制),政府要怎營運下去?慈禧太后痛恨外國人到允許義和團扶清滅洋也許跟此不無關係。
至於自私自大,老派的帝國主義,中國就不用說了。比較近的,美國這幾年也不好受,全球到處反美,這也是自招惡果。自私自大是過去,關鍵是現世人怎麼作、怎麼修正。將心比心,如果你是當初代表英皇出使清朝的特使,御前乾隆皇帝逼你行君臣跪拜之禮才有得談,有骨氣的人都是無法忍受的。過去以逝,未來要怎麼作呢?
你說的大部分我都同意。但是清朝或者現在的中國大陸算是公平待人,也不見得英國或老美會不刺探茶產業。原因也是將心比心,現在美國的實力,算是它很公平待人,中國大陸也不會因此不刺探美國的内部機密。
將心比心在國家層面上只是綠葉,實力才是主幹。
但是沒有綠葉,主幹並不是樹。我認同相輔相成。
公平,其實是很主觀的。例如說清朝乾隆皇帝逼英國使臣行君臣跪拜之禮,我就不覺得這是公平的。
(剛從大吉嶺回來)
照你的提問我依淺到深方式回答:
二、茶為何是殖民地經濟?
茶做為殖民地經濟, 我是想點出你思考的最大盲點, 在於你敘事大吉嶺做為清朝茶業在國際貿易中 "競爭者" 的角色時, 並沒有質疑殖民印度為大英帝國一部分的歷史現實. 所謂印度茶之所以有競爭力, 除了你故事中所謂現代技術如植物學及國際產銷之外, 個人以為最重要的因素, 印度的殖民經濟, 被忽略了.
簡單說, 印度茶之所以有 "競爭力" (這是我們這時代的語彙), 是因為英國剝削殖民地自然資源及勞力的結果.
三、佔便宜就表示有人吃虧,那茶換白銀的中英貿易是誰佔不到便宜?
若你能接受, 東印度公司的茶, 有 "競爭力" 的主要因素是清朝無法如英國剝削殖民地的有效力, 那麼在茶的國際貿易上, 英國或其他國家找到 "進口替代" (用現代詞一描述就看來正當化許多, 印度做為英國的一部份, 哈).
簡而言之, 在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 殖民地經濟才是主流. 以香料為例, 從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到英國東印度公司來看, 你敘事中所謂原有的中國清朝的優勢, 本來就不存在.
四、清朝對外採購項目就只有北洋艦隊、新式步兵嗎?
當然不只, 然而這筆錢是相當大的一筆, 而且, 拿日本明治維新後企圖和俄, 德爭取在東北及青島的利益來看, 當時的國際貿易仍是在殖民地經濟下的背景. 這也是為什麼日本在習得歐美當時的主流思維後, 會向外擴張甚至有所謂的東亞共榮圈.
五、為何軍購的存在,是反應政治經濟學及殖民主義的實存?
軍購的前題, 在於此項產品尚未能以國家工業來自足. 在當時殖民地經濟支撐出的國際貿易路線中, 無論是哪一國的 "東印度" 公司, 都有武力做為後盾, 這與當代自由貿易者的自由貿易想像極為不同.
則不只有經濟效果, 更有文化及心理效果...
見Wikipedia中的 Gunboat diplomacy
http://en.wikipedia.org/wiki/Gunboat_diplomacy
The effectiveness of such simple demonstrations of an imperial nation's projection of force capabilities meant that those nations with naval power, especially Britain, could establish military bases (for example, Diego Garcia) and arrange economically advantageous relationships around the world. Aside from military conquest, gunboat diplomacy was the dominant way to establish new trade partners, colonial outposts and expansion of empire.
大吉嶺的歷史, 以不同的觀點看, 會有不太一樣的結論.
我無意排斥該記錄片的敘事觀點, 我只是點出其背後的觀點, 及其可能的侷限.
希望我這次說的清楚些.
至於您最大的疑問
一、我描述了:清朝前葉對外貿易的不平等、不友善,導致後來的政經問題:鴉片戰爭以致於茶產業間諜事件掐住清朝的外銷貿易。那是如何能看出這就假設了「自由貿易就可能可解救清朝」?
第一, 該記錄片假設 貿易 要平等(equal?)要平衡(balanced?), 所以英國 "被迫" 以鴉片來平衡貿易...
ps. 個人是在現代, 比較贊成fair trade而不是名目上的balanced trade....
嗯..這種說法及用語, 很符合現代以多邊談判為核心的國際貿易, 但用於當時帝國主義及海外殖民土義興盛的當時, 就有點幫英國掩飾了
第二, 清朝的 "鎖國" 不認為外國的東西值得消費的說法, 暗指清朝政府阻擋了國際貿易的進行. 國家是否應該管制國際貿易, 採取何種手段, 不同的政治經濟學觀點有不同的主張. 會認為早期中英貿易因政府管制.. "這其實是很不平等的" 通常是自由貿易主張者的觀點.
第三, 在google中打 "平衡貿易逆差" 及 wikipedia 兩個關鍵字:
第一頁: 自由貿易- Wikipedia
第二頁: 新自由主義- Wikipedia
希望以上的解釋, 你能夠滿意
我想,你說得也不無道理,每個角度去看同一歷史事件,各有視界的深淺、窄廣。該節目既然提出一個新論,這個論點也會有其所限。總之說法有很多,我想相輔相成,才能更完整看出當時清政府的困境。(很有趣的,最近看晉商的書,才知道八國聯軍時的賠款,清的國庫已經很困難,大部由晉商負擔)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