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Netflix 後街女孩心得(無雷)

 



後街女孩電視版上Netflix了耶!! 超有創意的故事,故事是說三個日本黑道小弟犯了嚴重的錯誤,被組長處罰—「變性成女生」,出道當偶像少女的奇耙故事。


電視版原來應該是一次5分鐘左右,Netflix 版把他四集集合成一集來播放,我看了幾集下來,感覺是黑色喜劇,有些似乎故意暗諷一些日本偶像的感覺 XD 然後最有趣的,居然還有英語配音,我切過去聽,美國的聲優配出來還是日本ACG的調調,超厲害的。

不過中文字幕方面,我覺得有一點點問題....因為我發現許多字幕跟日語台詞差距太大,看起來,中文字幕是根據英文字幕翻譯來的,這造成了一些不夠精準的地方,會一些日語可以聽得出來那些「極道」術語有意思的地方。 XD
題外話,我發現日語要同步譯成華語真不簡單,因為日語的文法是主詞-受詞-動詞,而華語是主詞-動詞-受詞,上週幫忙朋友翻譯東離劍遊紀發現這個問題,語速超快的狀態(東離超快密度超高)時,前一句很努力聽日語動詞詞尾終於聽出來正想要講時,後一句又劈哩啪啦跑出來,常常會來不急反應(加上一個多月沒看東離了,好多名詞生疏掉了 orz ),你習慣那種文法體系「能感覺意思」是一件事情,但要快速換個文法序重講出來好困難...好在一般動畫語速不快 XD

2018年12月11日 星期二

我看吳寶春近來的事件感想—你是費拉嗎?你會不會變下一個吳寶春?

我看吳寶春的事件這反應了台灣還是一個中國式半費拉社會。不管你喜歡還是咒罵他,你的反應模式表現了你是軟弱的「費拉」或者是一個能奮起有勇氣的獨立人民。

Why? 吳寶春等拿著台灣之光的名氣在島內消費的模式可以看到十足的中國費拉性,這個模式跟我們台灣看中國很多在圍牆內自high 的很多事情很像,而這樣的東西一拿到那個領域的「發源國」、真正的大國去,卻發現不值一題?

試著想想很基本的邏輯,吳寶春如果是世界麵包大師,怎麼不是往更「高端」的法國市場扎根?至少也去日本一搏吧?反而是往更「低端」的中國市場去?類似的食品領域產品,日本的竹鶴政孝的日果威士忌(Nikka )從東方小小島國崛起,最後做到比發源地蘇格蘭威士忌還要棒,全世界愛威士忌人都想收藏其特定年份酒,威脅到發源地酒廠也必須要進步;美國傳統服飾的牛仔褲、常春藤衣服(格子狀襯衫)作得最好的在日本,反而現在「墮落」的美國服飾業要去到日本取經....

台灣也不是沒有這種一等一的東西,例如說我們的腳踏車是真正制霸全世界,更不用說珍珠奶茶等等的茶飲,台灣正在輸出到全世界,像日本人已經愛到可能那一天Jump 出個「珍珠奶茶王」的漫畫也不是不可能,劇情大概是一群少年、少女努力的調出全世界最好喝的珍珠奶茶,有朝一日,到聖地中的聖地—台灣台中進行「世界第一珍珠奶茶大賽」一決勝負(七龍珠或者麵包王式的劇情??)
你可曾聽過那一個珍珠奶茶業者用「贏得XX國舉辦的國際奶茶大賽」來鍍金的?

台灣真正強大的東西,應該是我們說了算,別人來追隨我們;我們不夠強的東西,只能向更低的秩序窪地輸出,然後用「台灣是華語流行音樂的領導中心」、「台灣是玩具王國」、「XX台灣之光」自我洗腦或者洗腦更落後的地方。

相信而沈迷於花言巧語的自滿slogon 是一種病,尤其是你不清楚他的來歷就輕易相信他的權威性。吳寶春的事件簡單說,就是他的麵包不是「台灣的珍珠奶茶」,競爭力沒有形象上那樣好,現在牛皮算吹破了吧?只能往更落後的市場去,至於是台獨立場還是九二共識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你會發現就是一個藉風向表態獲取利益的變臉商人,競爭力越是不夠強的人,越是只能靠這個策略。
我是欣然同意把中國的吳寶春還給中國,我們不要了。關心他不如關心自己—是洗淨我們被大眾傳播矇騙麻痺很久的舌頭,嘗出真正作得好的麵包店家加以支持。要支持真正的好東西,而不是媒體說得一口好的東西。不想作費拉的話,就要往上爬,不然那一天你也是要作一個無寶春。

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我看 Queen樂團傳記片《波希米亞狂想曲》的感想雜談


其實我本來就知道Queen ,但是以前了解不多。小時候頻繁聽過他們的東西,長大才知道那個叫做Queen ,兩年前多才開始比較認真地去認識他們,就覺得這個老華麗搖滾團怎麼那麼奇怪, 名叫Queen 卻根本沒有女生,主唱剪短髮很壯穿個汗衫好像在工地打工的像大男人,哪裡華麗了XD 然後聲音反差很大是像張雨生那種漂亮的高音,因為喜歡他們,於是也小小仿作過他們的作品 :P ,就借這次的電影去了解更完整的他們。

關於這個電影已經有人發過感想,也有人整理過現實世界的Queen 詳實發展史在ptt 上: 12 。 我就不講重複的論點,用隨筆的方式從音樂人的角度看這部片還有關於Queen 特別的事情

真實音樂工作者的生涯描寫

其實以前的其他音樂電影也不差,但這是我看過加料、神話化最少的一部,一般人通常以為演藝工作者都是高不可攀神人一樣,好像靠賣唱片躺在家裡就會自動錢多多+到處風光的巡迴,要走紅是靠lucky ,其實跟歌迷想像的不同,他們喜歡的偶像放的屁是臭的,大便也不是粉紅色的,甚至所謂的「天賦」實際上也是靠很多磨練、學習出來的。

比方說電影裡面有描述到Queen 樂團的前身—Smile 是一週一星期定點表演的,這表示他們是類似「上班」,每週有上班,就有固定收入,那些小場地遍佈全英國,有巡迴團有進駐團,每週定期都會有表演。台灣大約在1995 年以前,也是有點類似,而這些表演機會養活了大量的音樂、戲劇表演人才,所謂的「明星」、名團,是從這裡面脫而出被提拔到全國性的媒體以及大型通路,美國、英國、日本都有這樣的傳統在,因此數十年來,流行音樂市場上人才輩出。

其他的我用條列的...



  • 沒有神話:不是某個人、某個團天生下來突然就很會音樂,一個人會什麼樂器也不是固定。例如主唱是學鋼琴的,專業樂理跟演奏在學校時都練到4級
  • 全部都是大學學歷而且過半是理工:吉他手Brian May 是念物理、貝斯手John Deacon 是電子工程系、鼓手Roger Taylor 是醫學院修牙醫,只有主唱 Freddie Mercury 是念藝術學院(學繪畫),跟一般人想像的不同,流行音樂界出類拔萃的許多人都是理工科的,但也可能是Smile 時期發展有限(都工科宅宅 XD),直到 Freddie Mercury加入才有長足的發展的原因也說不定,不過很明顯的,理工人練琴都務實、扎實。 XD
  • 其中,Brian May 還修成英國倫敦帝國大學星體物理學博士,發表了專業的博士論文,是跟他討論音樂跟物理都很很強的人(國內類似的是阿怪)。
  • Queen 的成員也是maker : Brian May的電吉他是自己 DIY做的,後來甚至成立自己的吉他廠牌,還有自己打造Treble Booster Pedal ;John Deacon是電子工程科班,自己作 Deacy Amp,後來還把Treble Booster Pedal與Deacy Amp產品化,開自己的公司,這當然也是他們跟其他團比起來更有優勢的地方
  • 真實的作品雛型製作:一般人以為音樂家是某天起乩有了靈感就一路寫作出來了,其實這是被以前的影視作品誤導。這一片比較真實,有三個片段,一個是作《A Night At The Opera》的期間,沒有神秘的地方,雛型(prototype)就是像Freddie Mercury 那樣在鋼琴上反覆彈出一些想法,測試聲響反覆實驗布局,然後寫在紙上;《We Will Rock You 》那一首是吉他手從律動、節奏開始設計起;《Another Bites the Dust 》是John Deacon在BASS琴上設計出一個很不錯的樂句以後發展出來,簡單說,這樣精巧的流行音樂作品,就跟任何工藝一樣,是扎實從prototype 建構起來的,沒有僥倖
  • 所有人全部都會作曲,這很有意思,不過也不意外就是了。
  • 《I'm In Love With My Car》的問題:電影中有提到其他團員吐嘈Roger Taylor 寫的這首歌的歌詞邏輯狗屁不通,「汽車的哪部份是會有多性感,讓你想要跟它作愛?」XD這真的是歌詞創作時常常會遇到的問題,不過好在最後修到 OK 可以出唱片囉
  • Queen 是少數幾個創團以後,成員就再沒有變動的
  • 我看了這片才知道原來Queen 70年代的作品更棒,特別是《A Night At The Opera》,我一定要找來聽,太厲害了那年代沒有現代電腦和各種神奇的軟體效果器,他們用他們的所學自己開發了很巧妙技法混音出今天還是覺得很神奇的成品
  • 最後一段1985 Live Aid 為非洲災民募資的慈善演出竟然幾乎全「復刻」出來了(但為了電影片長剪了兩首歌),真的是太佩服劇組了,看比較影片,實在是佈景一致、擺設一致、每一個動作幾乎都一致

  •  當然演員找的幾乎都超級像!!!太神了,只有鼓手 Roger 有差一點點
最後小小感言...其實1960~ 1970 年代的英國是很慘的,那將近20 年間又是不景氣又是石油危機,被恥笑為歐洲病夫,失業率最高時達12 % ,比起現在的台灣可能算是「慘無人道」的等級了,但是再慘,社會上有長久的音樂聆聽傳統,音樂界的基層環境也還算ok,音樂工作者在那個最慘的年代,反而是人才輩出( Beatles、 The Rolling Stones 、Sex Pistols 、 Eric Clapton 等等),算是激勵社會大眾或者撫慰人心? 可能也是這樣在1980年代,柴契爾夫人上任進行改革把經濟救起來才有底氣吧?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