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黃金真能避險嗎?

今天黃金最高爬到了每克台幣980的新高點。如果有人從去年9月就開始存黃金,應該會明顯感覺到購買力的差異吧?去年九月1g黃金變現後,可以買多少條吐司?現今的1g變現後,又可以買多少條?

相較之下,去年9月如果不是存黃金,而是存722元新台幣,今天的722元可以買的吐司跟去年9月能買的吐司的數目不知差多少?

簡單取統一麵包今年2/26的漲價新聞來看,以其報導時40塊的吐司為衡量標準,漲價完變45塊來計算,茲假設原來的40塊,去年就沒有漲過價,且2/26後,就漲價了。去年9月4日,存1g黃金要花新台幣722元(銀行賣給你的價格,資料來源:台灣銀行黃金牌價),當時722圓可以買18條吐司,今天3/4,1g是980元(從回賣給銀行的價格),可以買21條一樣的吐司;那我們來看新台幣的狀況,去年9月722圓可以買18條吐司,今天3/4可以買到16條吐司

相比之下可以發現,
  1. 黃金的購買力不只保值,甚至增加
  2. 原物料價格(只新台幣)上漲,固然很大的理由是去年全球小麥歉收,可能還有其他的因素,因為從黃金來看,能買的東西居然變多了
  3. 也有可能目前黃金的價值被高估?
  4. 不過很明顯的,黃金的確可以抵抗通膨,讓購買力不降低
不過黃金這樣飛漲,令人聯想到上世紀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是不是...?

8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先說結論,我覺得黃金因為有很大的價格波動,因此保值的功能是不理想的。(避險功能的話我覺得要視自己其他資產成分而定,如果是配置作資產配置的一部分,分散其他投資於股、債、房地產投資的風險,我覺得效果是有的)不過我的看法或推論之中,可能有些忽略的或了解不夠深入的地方,請多指教。

我想先舉一個類似的例子。台灣水泥產業的龍頭-台泥的股票在2007年9月4日的收盤價是41.45,今天(3月4日)的收盤價是58。如果在9月4日買入,到了今天它的購買力也大大的提高了。(帳面增加40%,效果比買黃金37.1%高一點)這樣我們能得到結論,說持有台泥的股票是能保值的嗎?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這只是一個特別狀況下的例子,而且半年超過30%的獲利弟也許不是用保值來形容,用「賺翻了」可能更適合。(巴菲特的投資平均一年賺23.6%)

最近剛好看到一個有提供購買力平價之後的黃金歷史價格圖(上面那條綠線是購買力平價後相當於現在的價值,下面藍線是美元計價的金價)http://0rz.tw/c33Jg
可以看到從1971年美國中止金本位以後,有超過三分之一(可能接近一半)的「半年期」,黃金的實質購買力是在下降的。(這個實質虧損的機會和同期間投資整體美國股市或全球股市的狀況是差不多的)所以我覺得至少以半年或一年這樣的短期來說,黃金並不是保值的,而是有一定的虧損風險的。(至於五年以上的長期也許可以再計算看看能保值的機會大概有多高,再和投資股市作一比較)

不過很有趣的是,同一個圖表其實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解讀方式,在ptt基金版上,有人看了這個圖之後,覺得購買力平價之後,相較於1980年代,現在金價其實並不算貴,因此認為金價還有往上攀高的空間,我覺得這樣的看法的確也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反過來,我同時看到的是:這代表如果運氣不好或是過於追高,是有可能買了黃金之後,耐心持有了20年多年,還終於等到了難得的連續幾年黃金大多頭,但結果黃金的購買力還比當初買的時候要差。

魔法設計的藝術 提到...

hi Ffaarr,好久不見,看來只有黃金的題目會吸引你留言^++++^

關於保值,我先前舉了個例子,就是用麵包來衡量。但我想保值,有「持續」的作用在,先前我只用了去年9/4跟今年3/4兩天比能買的麵包數目,這是我引據的不周,跳了一步,實際上還要列舉長時間的演變資料才完整,這可以參考台銀黃金的數據歷史資料,相較於台泥股票,黃金的價格波動相對股票,相對穩定,而且是穩定的在爬昇。用股票「買」麵包,應該蠻像雲霄飛車的,今天20股可以換28條吐司過個兩、三天後可能就變成只能買20條,這種跳動非常的頻繁,快的時候一個月可以來好幾次溜滑梯(事實上,不說1股58元,1股56元去年9月就出現過了,股票想賺錢不需要持有這麼久),這是股票令人害怕,也是股票最吸引人的地方,只要進場、出場時機算的很準(有時要精確到一天內的某一小時)就可以有很好的差價報酬。一般來說,股票比較用在「積極作用」,黃金是用在「消極作用」。

至於實質購買力的話,我看的時間比較短,只有看到短時間這一兩年內的發展,作長時間學術性的探討我同意你的說法,我只就當前的時局(美國的政經外交的困境)引發的許多效應,不就統計學的角度判斷,要保護自己的現金存款而言,改存黃金較存現金能維持比較好的購買力。

匿名 提到...

呵,因為最近對投資方面有些興趣,所以比較會有點意見,不過其他文章我也都有拜讀啦!

我想所以要用長期統計資料倒不是學術研究之用(也還不夠嚴謹),而是希望能增加一點對現在投資時局勢判斷的了解,當然我很同意不同時空不一定有效,但不得已還是得參考,因為如果不運用長期統計資料,我們連一些經濟或投資上的簡單認知都沒辦法確立。

舉個例子,我們現在會同意「美元跌價和黃金漲價之間有明顯相關」,這不是因為道理上說得通就行,而是因為根據幾十年來的統計,的確二者之間有明顯的關係。同樣的「美國經濟不佳會導致美元下跌」或「美國降息會使美金下跌」也是因為有長期資料的支持。

講回黃金,我想我不是認為投資黃金不好,或一定會下跌,而是它未來報酬的不確定性(風險)會比較高。(至少比一天波動不會到1%的投資級債券還高)我們現在回頭去看過去半年或一年,的確它是獲利極好又穩定上漲的投資標的。但現在看未來的半年如何呢?即使認為美國經濟不佳、美元會下跌(不過到底經濟會多糟,現在限金跌夠了沒,全球的意見其實也很紛歧),有利於黃金上漲,但就像你提到的,到底現在黃金有沒有被高估呢?(我想全世界有投資黃金的人都想知道)如果被高估,那什麼時候會跌回到「合理」的價位呢?還是暫時還會繼續被炒高上去呢?這些都是不確定的。(如果一開始就能確定一定會一直漲的話,就不用買黃金存褶了,可以把錢都買十幾倍槓桿的黃金期貨賺到翻了)

我想過去幾年的歷史當然要優先參考,近年來連漲了好幾年的黃金,之後再續漲的機會當然也不小。(投資人有種慣性,會往近年來表現好的地方走,所以常會持續推高該標的)但也有另一種可能,就是像1980或1987那樣漲了幾年之後突然暴跌。這是投資黃金的風險所在,但正因為它可能有像過去半年的30多%的超高額報酬,所以有這樣風險的存在是合理的。

因此,我覺得對於能承受一定程度損失的人來說,黃金是一種能追求獲利的可能選擇。但對於真正要穩定保值(例如,半年或一年以後確定要用到這一筆錢,不能有1%的損失)的人來說,黃金並不是個夠安全的選擇。

另外,我想單一股票的波動和風險的確比黃金還大,所以我之前舉得例子的確不太合適。如果用一個國家的整體股市走勢(亦即買該國的指數基金)來比較會比較類似。(劇烈時一天波動2-3%,平常則在1%左右或更少)

魔法設計的藝術 提到...

關於「美元跌價和黃金漲價之間有明顯相關」,我不認為這是道理說不通,這在貨幣知識上應該是基本道理。貨幣之所以能作交易的工具,很重要的是,他本身必須有有公認(大家都信任)的價值,黃金等貴金屬(黃金、白銀、銅等),越稀有,就越能被信賴,今天電視新聞報導,因為衛生紙要漲價,很多人大量的在囤積,網路上興起「衛生紙」貨幣,沒錯,用「衛生紙」買東西,雖然看起來像玩笑話,認真來看就是一個例子。

而各級的「虛擬」貨幣,本身價值較低,卻象徵超過本身價值的價值(1000元的鈔票,那張紙加印費真值1000元嗎?),要能被廣為採用,必須被大家信任,所以有「法定」貨幣,用法律規定千元確實可以兌換成有價值的稀有黃金,可以說,一般的法定貨幣是「借據」,可信賴的黃金的借據,實際上,各國央行有所謂的黃金準備,就是這個原因,就是保證,就算大家不相信法定貨幣時,還是可以全部「擠兌」成最能信任的黃金。

但美金不同,美金已經跟黃金脫勾,並沒有黃金準備,美金不再是所謂的借據,而是「債券」了,它的價值是由美國來背書,簡單說,持有美元,就是美國政府欠你債,美元能被相信,是因為大家相信美國人會努力工作還的起錢,也就是美國政、經、外交越好,大家越信任美金的貨幣功能。

以上不好理解的話,我用一個實例說明:

例如說,今天你想發明個天天幣,很用心的描繪了圖案、各種的幣值,用影印機印出來,發出來給大家用應該不會有人要。

但是如果你做了如下保證:「這些天天幣其實很有用喔,只要持有,就可以換成等價黃金,1元天天幣可換1台兩黃金,天天幣攜帶方便,好用又可口..」這可能就會有人跟你買天天幣了。

另一種情形:「
這些天天幣很有用喔,只要持有,雖然不能換成等價黃金,但我本人的經濟體系超級強,可以保持天天幣恆常擁有穩定的價值,天天幣攜帶方便,好用又可口..」如果是王永慶、郭台銘發行的紙幣,大概會趨之若騖吧?但我們升斗小民發行的,應該沒人會鳥吧?這就是美元的發行方式。

「美國經濟不佳會導致美元下跌」是不用研究的,因為美國人經濟不好還不起錢(例如說次級房貸)時,大家對美元的信心就會大降,就較不信賴美金用作各種貨幣價值的「度量衡」工具,重新改用有上千年歷史的黃金來評估。黃金還沒到「20世紀以後」的歷史高點,那是用「美元」來評估,也就是對美元不信賴的最低點,當然仔細看圖表,可以發現美元貶、黃金昇,都會伴隨著重大不利美國政經的事件,例如說美國打敗仗、911、中東問題處理不善、美國次級房貸、安隆事件、401k退休基金計劃危機等等,圖表數據是好工具,但我認為,更重要的是數據背後的實際歷史事件,或者是說「該國政府施政表現」。

投資畢竟要關注的焦點是人的作為,而不只是數據。例如說我是40年前的外資,來台灣看看有沒有投資機會,我只看過去的數據的話,中華民國「百年」的經濟數據應該是差強人意的。但看數據背後人的決策就會很不同,例如說土地的改革、當時正在進行的十大建設等等,是有跡象逐步改變中華民國的經濟體質,當時很早期就來的外資,應該都得到了不錯的回收(當然也留不少問題在台灣..)

至於黃金的將來會如何?我不是財經專家,不敢說很精準,我大致認為:
1.美國的中東政策出包不斷
2.愈來愈多還不起錢的卡奴,銀行的呆帳愈來愈多(為什麼美國降利率會導致美元下跌,這是有連動關係)
3.美國的經濟體系崩潰
4.黃金找不到新的礦區
5.黃金礦區罷工、意外
5.有沒有機構大量釋出黃金庫存

大概這些吧,至於股票,我們台灣太多公司是作外銷給美國的生意,美國換回的美元結果變更沒價值,美國人變窮也比較消費不起更多的產品,自然相關重外銷非民生必需品的公司股票表現不會太好。

魔法設計的藝術 提到...

補充:
6.喜歡黃金、又買得起黃金的人變多(例如說印度、中國)

匿名 提到...

我的意思不是「道理說不通」,正好相反,我認為那在道理上完全合理(如你那整段關於貨幣的敘述,我覺得你的說明很清楚,也非常合理)。不過在投資的世界,有時候實際的價格變化(尤其是短期的波動)卻不一定完全按著道理走(並不像1+1=2那麼確定),所以才說要由實際的數據來進一步了解實際上的可能情況。例如,從資料來看,歷史上還是有一些黃金美金同昇同跌的時候,但這樣的時間通常都不會太長,因此可知二者價格的負相關性的確是很高的,透過這樣對於歷史數據的觀察比較(的確能配合一些事件的了解當然更好),我們可以更加了解「美元跌價和黃金漲價之間有明顯相關」這個道理,在實際世界中展現的意義。美國經濟和美元的情況也是類似。

至於所謂的「財經專家」,他們在預測短期(例如半年後)金價、股價、油價這些東西時,實際上大概有接近一半的財經專家的預測是錯的。(猜對那些有可能是真的很厲害的專家,也可能是這次剛好猜對的)

為什麼可以這樣說呢,除了從平常接觸到的各種專家提供的資訊來檢證之外,如果有任何一個專家,能用正常手段(不是靠內線消息)準確預測幾個月以後金價走勢是漲還是跌(不用百分之百,十次中八次就好了),他可以自己借錢,或者弄一支避險基金,集資去買(或作空)黃金期貨,長期下來就能輕易打敗全世界所有的投資專家的績效,甚至要變成世界首富也指日可待。但世界上從來沒有這種人出現,反而是靠著選出好股票,而不是靠預測短期價格走勢的巴菲特才是長期獲利最好的投資專家。(巴菲特幾十年來平均一年賺23%就成為全球第二有錢的人,假如半年前有人正確預測半年後金價會漲而去買槓桿最高的期貨,現在可能已經賺了300%或更多,如果金價不是漲那麼多,只是小漲5$好了,也是賺50%)

當然除了巴菲特之外,是有像現在很紅的羅傑斯及他早期的夥伴索羅斯這些高手,曾經靠著幾次成功準確預測成功商品價格、股市、匯率等等,也因此獲得極高報酬,不過那超高報酬持續的時間還不夠長(約十年,之後羅傑斯就退休了),而且全世界目前其實也就出現這麼一個羅傑斯(在商品期貨的投資上)和一個索羅斯(套利和炒匯上)而已。有這些明星的超高報酬率在,就表示有一大堆猜錯價格的專家和投資客把錢賠給他們了。

至於為什麼大多數學有專精的專家都無法預測這些投資商的未來價格。這可能性很多,我只提出一種可能的想法,也許不見得正確。

財經專家可能可以比我們了解掌握許多經濟現象、數據與黃金價格之間的關係,例如你提到的那六項,我都很贊同那的確是影響金價的重要因素。

但問題在於,在現在資訊發達的世界裡,全世界的黃金投資人(包括很多人自己不懂,把錢給所謂專家去代操),一定也都在關心這些因素,也就是說,當一個對黃金正面的消息出現時(例如南非停電導致礦區停產)它會立刻(尤其是最初的幾分鐘之內)讓大家買入黃金現貨及期貨,因而把黃金的價格推高到某個程度。也因此,在某個正面消息發布之後要再投入黃金的人,買到的價格其實已經是反應過正面消息之後的價格了。美國經濟變差一事也一樣,去年7月以後,全世界的投資人都知道有次貸問題。但到底美國經濟會因此差到什麼程度?大家會根據現有的資料有一個預期(這會反應在美金、美股的價格上)但沒有人能確切知道,所以每當任何一個美國經濟的關鍵數據(例如製造業指數或物價指數)公布之後,美金、美股、黃金都會立刻依照其利多利空(與預期相比較)而有變化。所以困難之處在於,雖然知道某些因素和消息的確會影響金價,但已經知道的事大家都知道了,也反映在價格上了,現在買入,預期的是未來的因素和數據,因此,如果要真正能準確(起碼十次中七次吧)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就要比全世界的這些投資客(其中不乏所謂的財經專家投資老手)洞燭機先,事先預料未來的數據、未來的政策、未來的事件,搶先一步以較便宜的價格買入。

再者,在評估這些「合理」的因素之外,要預測價格,還得要進一步評估國際投機客的不合理炒作對價格的影響,這比評估合理的因素要更困難了。(最近看到一篇講石油炒作的文章非常有趣,我覺得黃金也可以參考,
http://blog.sina.com.tw/appleibook/article.php?pbgid=234&entryid=577201)

相較於商品、股票、匯率的短期價格變動,我覺得你提到的像外資投資台灣這樣的長期投資,就比較可以透過合理的對各種因素的事前評估,來達到比較好的預期效果。(這和真正深入了解一整個產業的人,選出其中的好公司股票長抱十年以上有點類似)

魔法設計的藝術 提到...

你這次的回覆,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這也是我懷疑過的問題,這幾乎可以獨立成另一個主題,我明天打算寫一篇新的感想。

魔法設計的藝術 提到...

抱歉,我發現在關於「美元跌價和黃金漲價之間有明顯相關」,我不認為這是道理說不通這一次的回覆,結尾有筆誤:

至於黃金的將來會如何?我不是財經專家,不敢說很精準,我大致認為:

應該是至於黃金的將來會如何?我不是財經專家,不敢說很精準,我大致認為黃金會漲的條件是:

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