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2日 星期四

忽必列消失的艦隊

今天看了探索頻道的這個節目,了解了以前歷史課本沒講的一些細節。

首先所謂神風,必非完全只靠神力的幫助,而是天助自助。日本當時的防衛軍,面對來勢洶洶的有著4千多艘蒙古混編艦隊(這個兩棲登錄戰規模,要到1944諾曼第登陸才被打破),並沒有退卻,而是勇敢的迎戰,雖然有著蒙古軍有火藥長射程武器的技術優勢,在如此的火力掩護下,蒙古軍登錄以後,屢次被日本軍(那時有亞洲首屈一指的日本刀精良工藝與近戰技能頂尖的武士)趕下海,無法發揮蒙古騎射的優勢,無法建立灘頭堡,蒙古軍被困在船上好幾個禮拜,之後遇到8月的颱風季,就....。

蒙古艦隊的問題,從日本在鷹島附近海底挖起來的殘骸,可以發現:

  • 船的品質不好
  • 打撈到的都不是有龍骨的海船,而是平底的河船
  • 蒙古軍沒掌握好對日本的情資、氣象情報等等

這大部份忽必列要負起這個責任,因為他急的想要進攻日本,要軍隊一年完成準備,一年內要拼出四千艘船怎麼拼?結果除了旗艦與若干重要大船,是海船外(當時中國南方有著首屈一指的造船技術喔),其他幾乎都是征來的河船,而且多半為了趕工而品質不良,加上一個沒打過海戰的陸戰指揮官,又沒有掌握什麼情資,這個戰役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了。也讓蒙古軍的九萬精銳喪命大海,這事件造成元朝的軍力相當的損耗。


錯誤的政策真的很可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